立体“绿化”减轻城市病

发布于 2023-02-15 8136次浏览

  受访专家: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 李冠衡

  屋顶是鲜红的三角梅,外立面是紫色的红花继木、黄绿色的鸭脚木、嫩绿色的金边吊兰……近万株花卉植物搭配成的色块,让成都菊乐路口占地63平方米的公厕,增加了123平方米绿化面积。类似的立体绿化在全国悄然兴起,不少公园棚架、建筑屋顶等陆续披上“绿衣”。城市的跃进式发展,带来“热岛效应”、空气污染等“城市病”,绿化无疑是减轻城市病的有效途径之一。

  “见缝插针”搞立体绿化

  天桥镶花边,墙面爬绿植,屋顶变花园……这些“见缝插针”的立体绿化,让钢筋水泥一改往日的冰冷坚硬,披上层层“绿妆”。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李冠衡指出,立体绿化与地面绿化相对应,是指在房顶、墙壁、桥梁、边坡等立体空间栽种攀缘植物,以增加绿化覆盖率,改善居住环境。

  公元前6世纪,古巴比伦建造了空中花园,成为最早记载的立体绿化建筑,但它更多是出自美观的需求。20世纪八九十年代,日本和德国等国通过立法强制推行屋顶绿化。如今,德国40%左右的建筑都有屋顶花园。新加坡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植被。美国各大超市的护栏、建筑物墙上等都植有绿树花草。一些国家还流行利用植物来砌墙,如巴西“绿草墙”由空心砖砌成,里面填了土壤和草籽,草长起来后变成绿色的墙壁。

  相比较,我国立体绿化水平较低,各地发展不均衡。据不完全统计,北京有屋顶绿化的建筑不到1%。有媒体数据显示,截至2016年,深圳市全市屋顶面积约21054万平方米,已绿化面积为155万平方米,仅占1%。李冠衡认为,我国立体绿化空间和潜力巨大。2014年7月,上海出台《建筑节能项目专项扶持办法》,花园式屋顶绿化每平方米补贴200元。一般墙面绿化每平方米补贴30元,特殊墙面绿化每平方米补贴200元。

  立体绿化改善环境

  在城市建设用地狭小、居民绿化需求激增的当下,立体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、减轻“城市病”的重要途径。

  降温增湿。人工热源增加、绿地面积减少、空气污染等,导致城市热岛效应(城市气温高于周围地区)或温室效应(城市升温)。研究表明,有屋顶绿化的建筑室内温度均比裸屋顶低。立体绿化在有限空间下,提高城市绿化率,有利于缓解城市高温,增加空气湿度。

  净化空气。绿色植物不仅吸收二氧化,还能净化空气。研究表明,有立体绿化的建筑每平方米较其他建筑少排放二氧化碳0.54千克、二氧化硫0.00175千克、氮氧化物0.00152千克。

  调蓄雨水。屋顶绿化具有滞留、收集、过滤水的功能,能够实现城市水资源的良性循环。数据显示,花园式屋顶绿化可截留雨水64.6%,简单的屋顶绿化可截留雨水21.5%,在排水工程中相应缩减下水管道、储水池的尺寸,节省建材费用。

  滞尘降噪。绿色植物有降低噪音、滞留灰尘的作用。研究表明,简单屋顶绿化每年平均滞尘量为8.5克/平方米,花园式屋顶绿化滞尘量高达12.3克/平方米。

  成本和技术制约发展

  在李冠衡看来,如果绿化面积太少,整体生态效应将不能充分体现。目前制约“立体绿化”有以下两点。

  一是成本。相比平面绿化,立体绿化的工作难度高、工程量大,尤其是较陡、干旱的坡面,绿化成本较高。一些城市针对立体绿化推出了财政补贴,但补贴标准在各城市间分布不均。比如,上海市提出的补贴方式只针对公共建筑。

  二是技术。立体绿化需要解决系列技术难题。拿垂直绿化来说,需要考虑垂直面植物生长长势、区域等。国外在这方面有更多经验,例如,日本在屋顶绿化上利用人工土壤、自动灌水装置,甚至有控制植物高度及根系深度的种植技术。

  此外,我国立体绿化推行时间较晚,从国家到地方层面都缺少强有力的法律支撑。国家层面仅提出“提倡立体绿化”等倡议,没有规范指导如何推行。李冠衡表示,为了提升立体绿化的社会效益,一方面政府要通过政策强制、半强制去实施,还要明确资金补偿、绿地面积折算,以及后期维护的责任主体等;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家庭园艺知识和技术,通过居民自身的爱好及热情,发展家庭式绿化屋面或墙面。实施立体绿化时,要根据实际地理环境,选择抗旱性强、耐瘠薄、观赏性好的优良植物品种。同时,一定按照专业的设计进行操作,切忌想当然、随便建,避免浪费。▲

生活养生更多精彩内容